移動產品經理必須瞭解 產品的體驗進化設計

    日期:2015-10-09 / 人氣: / 來源:未知

    進化的概念不是猴子創造的,既然是人提出來的,而我們又是做設計的人,就試着探討下設計的進化吧,既然設計是解決人在生存環境中遇到問題的方法,而互聯網產品越來越臃腫,這是正常進化的結果嗎?讓我們來看看
    從身邊說起,有這樣一款國內用戶非常熟悉的產品,給了我們一個持久而且生動的例子,不過是一個進化失敗的例子,這個知名的社交網站因仿FACEBOOK產品概念乃至界面設計而出名,由最早的“某校網”更名而來,其知名度和產品用戶規模迅速擴大,在最初的產品設計階段,功能非常單一即“找同學”,我們都明白在中國社會中朋友同學的重要性,所以“某校網”在短時間內聚集了一大批用戶,在同類社交空間類產品中一騎絕塵,同時期涌現了一大波熟人社交產品,甚至QQ空間也推出這類功能,並且有了後來的朋友網等。時間飛快,轉眼近十年過去了,現在的“某校網”進化到什麼程度了呢,很遺憾,“某校網”已經變成了四不像,似乎爲了避免抄襲FACEBOOK,不過界面臃腫,風格全無,我們在這個產品的手機端能實現的社交功能有多少呢?

    似乎看起來複雜的產品很吸引人。這種現象被稱之爲“誇耀效應”,人們喜歡自己被包圍在不必要的功能中,也就是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從用戶調研中發現的另一個原理–“二八原理”,即一個產品的百分之八十的功能都是無用的,百分之八十的功能都是不能被察覺或者帶來同等比例的體驗感的,但進化的過程是“絕對去冗”的,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爲了適應環境的變化進行了基因頻率的選擇,從而將生物體進化到絕對精簡,沒有一絲無用的進化體徵或者行爲,因爲無用的進化所付出的的代價是無法承擔的–滅絕!
    互聯網產品或者任何一個商品設計中,增加的功能越多,就越難發現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新功能,新功能變爲垃圾功能只是時間問題。尤其在互聯網產品的設計過程中,增加複雜性意味着遺留代碼的體積,導致產品維護成本節節升高,單單從產品架構上就會尾大不掉,無法靈活應對市場變化,更不用說所配套的運營資源及市場方向的調整了。想想我們現在用的產品,從一而終的產品有多少?如果三年前和三年後主要產品體驗沒有變,並有用戶關注,那麼不管這個產品做了什麼,它都是一個好產品。
    總之概括爲一句話:用戶需求的變化速度要多快就有多快,措手不及不是用戶的問題,也不是競爭對手的問題,都是產品本身的問題,不進化,就無法延續產品生命。

    作者:admin


    現在致電 400-600-6045 OR 查看更多聯繫方式 →

    Go To Top 回頂部